電子電力項目生產車間改造可行性報告
電子電力項目可行性報告編寫
以下是電子電力車間改造項目簡介;
關于車間改造的建筑要求的格式
車間建筑設計依據
地震烈度為6度,地震加速為度
基本風壓0.4KN/m2,基本雪壓0.65KN/m2
建設場地處于山區,可研階段未進行地質勘察,借鑒附近工程地質情況,地質情況良好,所建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01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02
建筑結構荷載設計規范 GB50009—2001
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J16—87(2001年版)
6.4總圖運輸
6.4.1 總平面布置的原則
1、嚴格執行G家及地方有關標準、規范;
2、充分、科學地考慮所在工業區內供水、供電及其它公用工程供給條件和與相關產業建設項目的各種生產關系,力求工藝流程順暢,管線短捷。
3、充分考慮風向、朝向、通風、采光、施工、安裝、檢修等因素,滿足G家現行防火、安全、衛生、環境保護及交通運輸等設計規范、規定的相關技術要求。
4、執行當地Z府的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與預留發展,合理布局。
6.4.2 總平面布置
項目擬采用廠區四周修建磚圍墻、廠區內栽植樹木進行綠化的水土保持措施,選配良好的樹種和植物,綠化的重點以道路兩旁和建筑物周圍等空地為主,采用喬、灌木和喬灌木與綠籬搭配;草坪與花卉相間的形式美化廠區平面布置,并利用綠化植物改善環境,為職工創造優美舒適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生產發展。
6.4.3 工廠運輸
廠外運輸采用公路運輸方式。原材料及燃料運輸主要靠汽車運輸。成品鐵精礦粉由汽車運至附近火車站。其余備件均采用汽車運輸。
廠內礦石的運輸,采用汽車運輸方式,運至選廠原礦倉。
廠內運輸設施及設備:汽車:30輛
礦區內擬設
6.5公用工程
6.5.1 給排水
1、概述
本項目所需生產新水補水由新建生產水源泵站供給;生活用水由廠區內新建深井供給;污水經地埋式一體化設備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直接排入礦區附近河流的下游水體中。
2、研究原則
(1)研究中嚴格執行G家有關法律、規范和標準;
(2)給排水工藝設計上要有先進性、適用性和可靠性;
(3)設備選型要安全、可靠、適用;
(4)堅持“不求最先進,但求最適用”的原則;
(5)堅持“少花錢,多辦事,能節約就節約”的原則;
(6)充分利用工廠地區的協作能力。
3、采用的設計規范
(1)《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86(1997年版)
(2)《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1997年版)
(3)《工業循環水冷卻設計規范》GBJ102-87(1997年版)
(4)《工業循環水處理設計規范》GBJ50050-95
(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
(6)《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J50160-92(99年版)
4、生產用水量
選廠總用水量為
5、礦區供水設施
(1) 生產水源
礦區生產新水及消防用水水源需新建,水源建在尾礦庫下游頭道河旁。由水源泵站、取水頭兩部分組成。
取水型式為低壩攔水,由取水頭加輔射管聯合取水。取水經管道自流至水源泵站的沉砂池及清水池后,由水源泵揚送至山頂
(2) 輸配水設施及消防給水系統
輸配水設施:礦區生產新水及消防用水由選廠附近山頂
消防給水系統: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礦區室外消防用水量為
凡本網 的所有資訊,版權均屬于保定世靖承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如其它媒體需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內容,請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標注“來源:保定世靖承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