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項目總論
一、項目概況
二、主要結論
本項目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項目所設計的智能化停車設施和停車app應用產品是一種兼具高新技術、效益的先進產品,在G內城市停車問題日趨嚴峻的情況下,項目建設將對停車問題的改善產生積極影響。

第二章 項目背景
一、經濟背景
1、社會經濟增長穩步提高
G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14年G內生產總值6364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8332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7139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306739億元,增長8.1%。社會經濟的穩步增長,有利于本項目的實施。
……
二、社會背景
1、蘇州和全G的私家車保有量逐年快速上升
截至2014年底,全G機動車保有量達12584萬輛,比上一年增長2082.32萬輛,增幅達19.83%。
至2014年底,蘇州市機動車保有量達245萬輛,比上一年增長34.43萬輛,增幅達16.35%。在2013年江蘇全省13個省轄市中,蘇州的機動車保有量高居首位,在全G也處于前十的位置。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蘇州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勢頭仍將延續。這將迅速擴大停車設施的需求量,加劇現有停車設施不足的問題。
2、全G各城市停車位均存在巨大缺口
從全G范圍來看,目前激增的車輛數量遠超出現有城市道路及停車場的最大負荷,開放造價昂貴的部分道路資源作為臨時停車之用,成為G內各大城市的通行做法,但通常會引發交通擁堵的副作用。另外停車管理涉及、公安、建設、規劃、市Z、城管、環保、物價、交警、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其復雜性無疑大大增加了各部門之間協調管理的難度。
……
第三章 蘇州城市停車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蘇州城市“停車難”問題及成因
隨著蘇州市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和家庭用車與日俱增,停車難問題日漸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行車難,停車更難”已經深刻影響到我們生活、工作的各個環節,由此產生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隱患,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蘇州城市建設的發展。同時,我們必須看到新增車輛的速度遠遠超過停車泊位的增加,所以停車難已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
據專家測算,除出租車外,機動車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不到20%的時間在路上行駛,剩下的大多數時間都需要找地方停放。按照G際城市建設經驗,城市停車位數量與機動車輛數量較為合理的比例至少為1.2∶1,即1輛機動車不僅應擁有1個固定停車位,還應擁有包括滿足工作、娛樂、消費等所需的0.2個公共停車位。而目前蘇州城市停車位總數與機動車輛擁有量之比超過6∶1,顯然遠遠滿足不了停車需要。同時,蘇州市區現有的配建停車泊位不到機動車擁有量的一半,差距懸殊,加上部分建成的配建停車場被挪作他用,進一步加劇了停車供需矛盾,F時停車泊位十分短缺,違章占路停車現象極為普遍,致使許多重要的路段占路停車形成道路瓶頸,極大地阻礙了城市道路的交通暢通。
蘇州城市公共停車供需嚴重失衡,是由歷史、現實和客觀、主觀等諸多原因所造成的。其中,大致集中于以下幾方面:
1、缺乏停車專項規劃,設施建設標準偏低。
首先,蘇州城區尤其是古城區,按照蘇州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在改造中保護古城風貌。鑒于蘇州私家車數量猛增,由于很難拓寬道路修建更多的停車場,解決車輛停放就成了大問題。此外,城市規劃建設長期來僅以考慮非機動車出行和停放的要求為主,而對機動車停車位沒有充分考慮或預留,造成城市公共停車設施建設不足。而在新城區建設過程中,由于對私家車快速增長勢頭始料不及,同樣致使新城建成區停車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明顯欠缺。其次,住宅小區中,20世紀90年代初期,G家規定的住宅建筑工程配建停車位標準,對普通住宅是不配套機動車停車泊位的;90年代后期,停車位指標主要按小區戶均建筑面積來定。大多居住小區因車位配建比較低,難以適應住戶對停車位快速增長的需求。雖然新的配建停車位標準已有所提高,但古城區內的配建問題仍然非常突出。所以,現行建設標準已明顯偏低于實際需求。
2、建設不力,區域協調機制欠缺。
3、停車服務供給不足且分散,尚未形成停車產業化。
4、停車管理手段落后,以人工為主。
……
二、G內外解決停車問題的做法和經驗
“停車難”是世界各大城市在機動車交通發展過程中的普遍問題,盡管具體情況各不相同,解決問題的做法和收效也不盡相同,但都為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積累了可資參考和值得借鑒的經驗。
1、美G:以市價調節車位占有。
美G從2005年起取消了在市中心對停車實行時間限制,通過增加停車計費咪表和調節以車位占有率為基礎的停車費的市價,確保了85%的路面停車位被充分利用,并留有15%的空余車位虛位以待——最合理的道路資源配置;同時,所有的稅收都回到了使用停車計價器的地區。
2、歐洲:停車需求管理。
3、澳大利亞:中心區停車控制。
4、日本:推行“購車自備車位”Z策,興建路外停車場。
5、香港特區:停車系統低水平的平衡。
6、北京:實施“停車泊位證明”措施。
7、上海:加強停車管理。
……
三、蘇州市停車問題的解決方案
從蘇州城市公共停車供需市場的現狀出發,特別是在充分考慮未來公共停車市場發展趨勢的條件下,依據蘇州現有停車服務資源,借鑒G內外主要大中城市的做法和經驗,按照江蘇省《關于切實加強城市機動車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蘇州城市公共停車問題的解決,應多管齊下,綜合治理。在總體上,做到規劃先行,合理布局和配置城市公共停車服務設施,并制定綜合和相配套的近遠期優先公共停車業發展Z策。
1、合理縮減路內停車位,增辟路外停車場。
江蘇省《關于切實加強城市機動車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城市機動車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工作,要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要求,堅持配建停車場為主、路外公共停車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發展路子。解決當前問題短期內要以擴大停車設施供應為主、停車需求管理為輔,遠期則要通過提升停車設施的運營管理水平達到標本兼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比例適當、使用方便的城市機動車停車設施供應體系”;應“從嚴限制占用道路設置路內停車場,著力發展路外停車場”。在路外停車場的合理服務半徑范圍內,蘇州不應過多設置路內停車場,應增辟路外停車場。
2、新建智能化停車場,提高空間利用效率。
3、實行城市公共停車場的共享停車、合并停車及錯時停車。
4、加快培育與發展停車服務產業。
5、提高居住區停車位建設標準,實現“車有其位”。
第四章 本項目設計方案
一、智能停車場運營管理體系
圖表 5:智能停車場運營管理體系
1、投資建設智能井式停車場及立體停車場并對傳統停車庫進行改造升級
項目將投資建設智能井式停車場及立體停車場并對傳統停車庫進行改造升級,安裝車牌自動掃描和識別裝置,并通過停車在線管理(erp)系統進行高效的管理運營,為建立數據中心和遠程控制中心做好硬件與軟件的接口準備。
其中erp系統主要包括:停車磁卡、前端系統(erp收費站點)和后臺系統三大部分。前端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動車輛身份識別、自動車輛類型判別、自動交易扣費。后臺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財務結算、遠程監控、統計報表。
2、建立遠程控制中心為車庫安全運營提供保障
3、建立數據中心實現數據實時分析,為app應用提供準確數據支持
4、app移動應用實現智能化停車場的在線運營服務
5、客戶端為大數據搭建提供數據源泉并通過大數據盈利
……
二、建設目標及原則
1、建設目標
2、建設原則
三、項目商業模式創新性
1、商業模式的創新結合
……
2、打造停車管理平臺
……
3、“互聯網+”概念
四、項目運營效率優越性
五、項目營銷傳播計劃
第五章 項目合作模式及經濟效益測算
一、投資模式
二、建設成本分析
三、項目經濟效益
四、項目社會效益
第六章 項目結論